2012年6月11日 星期一

心路歷程。心得感想



    「生活科技」在學期初本以為是一堂有關生活技能的課程,例如:親手連接電路、製作木工……等。原來,學習如何「拍影片」才是這項課程真正的目的,一開始,令我驚奇不已,如何連結都無法將生科與影片畫上等號。但經過一堂堂的課程,自己才體認到,影片在述說每個人的生活,不論是一個故事,或是一個大事件,甚至是一點點生命的觸動,都可以成為我們內容的題材。學習拍影片,可能人生就僅此一次,非常值得我們好好學習。

    老師的每一堂課,都會講解一些拍攝的技巧,讓我們可以初步的了解如何產生這些畫面,接下來撥放前人拍攝過的例子,讓我們用眼睛、耳朵親身體驗那些效果。接下來,則是我認為這個課程最棒的地方「自己當導演,分析手法」,每一次老師的提問,總是讓我絞盡腦汁,和組員討論一番才有了幾個答案,無論是外國片、國片、劇情片、愛情片、懸疑片……,都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,這就是所謂的「見賢思齊,見不嫌而內自省」吧!從攝影機的選擇,鏡頭的運用,光度的調整,到拍片後的聲音後製、剪片,最後呈現在大家的眼前,老師在各個方面都提供了我們非常大的幫忙。如果沒有這些知識,我們還只是一個只會看看影片的欣賞者而已,現在卻成了影片的生產者。

    「三個臭皮匠,勝過一個諸葛亮。」沒有影片是單獨一人可以完成的,可見分工合作是多麼的重要。學期開始的個人練習作業,即需要三個人的合作才能完成,並非只是自己自拍就能完成,還必須加入換鏡等手法,才堪稱一個好影片。而後進行六人一組的拍攝工作,首先是分配工作,自己成為了作品的官網管理者,哪到老師的推,成為我的首要任務。而後由兩位編劇寫出了劇本大綱,每個人再分工寫出自己分內的分場劇本,最後畫出每一個鏡的分鏡表,這也佔去了我們不少的課餘時間。官網的管理,說簡單也不簡單,需要常常上去發表新的進度,將大家的個人作業放上去,放上每一次拍攝的漏網鏡頭,還有每一次在學校或是臉書上的討論內容東西也算不少。不過在這之中,雖然跌跌撞撞,自己也逐漸摸透了部落格的管理,樣式的選擇、版面的配置、內容字詞的取捨,對自己的能力又有更進一步的肯定。我自己並不是劇中的演員,但會幫演員們拍攝一些幕後花絮,增添官網的內容。過程中,雖然有一些爭執,不過大家還是能各退一步,互相禮讓,一起完成我們共同的影片。「合作」在往後的日子是不可或缺的,再還是學生的階段,能夠多多學習處理自己的人際關係,是非常好的,經過了這一連串的拍片過程,自己又更深刻的體悟到互助的重要性。

    感謝學校,沒有因為我們是數理資優班,就刪去了這高中生必經的學習路程;感謝耿老師,指導我們拍出影片,自由地發揮自己的創意,以視覺與聽覺的方式傳達給眾人;感謝第三組,沒有你們,這一部精采的作品無法完成,心中也沒有這段深刻的回憶。敬請期待建國中學第六十六屆一年二十五班第三組的影片-逆鱗。

—官網管理 林子懿

/


學期之前,我一直以為生活科技課就是做做木工,玩玩電路板,做一些手工的東西。第一堂生科課,走進生活科技教室,竟是一排排的電腦,不禁覺得有點奇怪。接著老師開始播放影片,畫面中出現的是我們的學長。原來,生活科技課室要教我們怎麼製作影片!看著學長優秀的作品,心中不禁有股興奮之情:原來我們也可以拍出這麼有感覺的影片!接下來幾堂課,老師講解有關拍片的技巧,景深、望遠鏡頭、廣角鏡頭、視角、鏡頭配置、空鏡、步調、光線、音訊、剪接、轉場…….,所有的因素都會影響拍出來作品的品質。我漸漸發覺這可不是隨便就能完成的作業,但是聽著聽著卻越來越期待能拍出令人稱讚的作品。或許是好勝心作祟,覺得很想登上五星戴花的等級。但熱情是一回事,真的要去做又是另一回事。我們光是分場劇本就寫了很久,過程中修改了n次,我的隨身碟裡大概有七、八個分場劇本檔。我們還常常拍到一半又突然發現這裡不合理那裡不合理。劇名也是,故事想好之後,大家嘴巴上都一直說想劇名想劇名,但沒一個人想的出來。後來花了兩個禮拜的時間,才生出「逆鱗」這個名字。我們的進度一直都有點落後,變成有時候得爆肝拼出劇本啦、分鏡等等。我喜歡我們拍攝的過程,總是充滿歡笑。不知道是默契不夠還是沒溝通好,演員常常會有出搥的情況,但通常這種出包的狀況都很爆笑,也使我們在拍片過程中都很開心。有幾個晚上我們留下來拍戲,都拍到八、九點,被我爸罵說怎麼那麼晚,還翹掉了一堂數學課。雖然過程中偶有演員遲到、甚至小吵架,但那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。如今影片就要完成了,我回想生活科技課的點點滴滴,我覺得滿有意義的。是啊,這就是青春,為了一件事情爆肝蹺課,我沒有後悔。期望大家會喜歡我們的作品!

  —攝影 曾耕森

/



雖然我只有一些負責雜物,但在拍片過程中,我看到了很多,也學到了很多。團隊合作的過程中,常常有工作分配不均的時候,也有些同學常常缺席或遲到等(包括我),或是在拍片過程中效率不彰,為了橋一個鏡頭或是背一個台詞,而浪費好幾分鐘的時間,這些問題占用了拍攝過程中許多時間,我要記取這些教訓,並在下次團隊合作的活動中改進。
不過,在拍攝過程中,也經歷了不少新的體驗,包括和同學在晚上不回家,勇闖陰森森的小巷,還有與大家笑鬧的時光,都令我覺得回味無窮,以後回想高中做過什麼豐功偉業,拍片應該會算進去吧!

  —演員 李浩宇

/


過去,我們是坐在銀幕前欣賞電影的觀眾們,心情隨著電影的劇情而起伏,這一次,我們是藏身於電影之後的製作人員,將自己想法傳達給銀幕前的觀眾。第一次自己親自拍片,劇本有矛盾、演戲會笑場、器材會忘記帶,儘管困難重重,不過我們最後還是完成了。不僅是拍片,我們也學會分析其他影片的導演拍片的手法,了解某些舉動背後的用意。我們從陌生到熟悉,從生澀到成熟,從一無所有到影片完成,我們學到了很多,感謝同組的所有同學和老師的教導,我們的影片終於完成了!耶!

—演員 黃俊賓

/


    生科影片這項功課的製作,實在是一項很考驗團隊合作作業,從一開始的編劇到分場劇本,都是大家一起同心協力、將每部分小環節環環相扣後而產生的,分鏡表製作的完美程度則幾乎代表了實際拍攝時的效率。
    然而,這次我們並沒有做到相當完美,分工合作的情況並不均勻、劇本分鏡表不夠完美,造成我們時常在實際拍攝時仍然在討論,因此浪費了許多寶貴時間,實地場勘也沒做到很完善,有些都是臨時才變更拍攝地點……
    這次我是負責編劇、主角和剪接,在劇情方面因為是和大家一起編劇,有些地方沒有做到很完善的溝通,因此時常有些劇情盲點需要修正,在剪接影片方面,很多幕也剪的不是很順,節奏上也不是很流利,我想我還需要作磨練!若是有下次,希望能做得更完美!

—剪接 主演 黃偉倫

/


是的,我們這部影片殺青了,心中出現了一絲絲的難過,不知道是什麼原因,讓我對這部戲依依不捨。
先說說一聽到要拍戲的感覺好了。第一堂生科課知道這學期要生說一部影片,其實十分興奮。在國中階段的表演藝術課程,曾體驗過演活一個角色的樂趣,也曾感受到一位不會領導小組的導演之痛苦。於是,在加上加分的誘引,我自告奮勇擔當起這小組的導演。我很清楚當導演不是份輕鬆的事,要帶動整個團隊,協調各個部份的工作。然而,事情似乎不是這麼順利。一開始的劇本大綱就因為疏忽了繳交日期被扣了分數,接著分鏡表的繪製也嚴重的delay。有時候想想,到底是我督導不周還是組員們不夠積極?最慘的狀況發生了,每次周末好不容易大家喬出了時間,卻因為其中一位演員的遲到、缺席讓整個拍攝停擺。而且不只一次,發生了好幾次。
      經驗中學習:臉書雖是個溝通迅速且回復方便的工具,然而,如果組員沒有一個人在線上,自己在那邊猛發文,是完全沒有用的。(”所謂的資訊不對等”)常常在拍攝前一天用臉書社團叮嚀有要演戲的同學們,但卻在隔天發現某人因事缺席。就算提前兩天用臉書發文,不常用臉書的同學就是不會上線,就是無法得知消息。面對面的通知才是王道。
      遲到、缺席都不是最嚴重的,最令導演害怕的就是組員的不主動。一開始,我期許大家是主動詢問自己的工作。但是,我的組員幾乎都是靜默等待,等待著我發號施令。不過,這又掉入了惡性循環中:一個人處理事情一定會有沒考慮到的地方。於是導演自己硬幹的結果就是小瑕疵不斷浮現。組員們的消極讓我的的確確地灰心喪志了一番。重複的指令不斷輸出,組員的冷淡回應真是潑了我一身的冷水。跟他講要做事,講了三遍才回覆說早就已經完成了。(事情做完了不會跟我講,讓我在分配下去嗎???)就算已經殺青了,組員的態度還是讓我有些不悅,甚至不爽。
      當然,不可能錯都在別人身上,我自己一定也有疏失。如人員的分配即是一個很大的問題。一開始就讓主角又得到剪片的工作,這部分絕對是個疏失。這樣的疏失造成了有些人忙得要死,有些人閒得發慌。應該要讓沒經驗的人得到基本的能力,讓有經驗的分攤一些工作。
      總之,這次從零開始的影片製作貨真價實地讓我學到了很多,不論是影片製作方面,還是領導統籌方面,都學到了很多東西。當個導演夢也暫時完成了,期待未來還有機會再執導更好的影片。最後再推銷一下,"逆鱗"是部好片優~~~~

—導演 忻振宇

1 則留言: